“看来这位柴大人还没有查到我头上。”
李锐望着淡红色的烟雾。
也对。
即便是在科技更发达的前世,这种山林杀人抛尸的案子也几乎都成了无头悬案。
柴进恭即便颇有手段,想查出这种事情也是极为棘手。
收回心神。
“壮气、凝元以开气海。”
这是江湖上流传已久的龙门境口诀。
说的就是。
跃过龙门之后,就要继续壮大真气,以气形打磨丹田,形成气元,而后才能将丹田开辟成气海。
开辟了气海,自然也就踏进了观海境。
这一过程极其漫长。
一般来说,没个十几年的水磨功夫,几乎没可能。
宁中天天资极好,跃龙门也有三五年光景,但依旧还停留在第一阶段,壮气。
由此也能看出其难度。
壮气说难也不难,就是沿着柳筋的路子继续养气,只不过比柳筋时候的真气要壮大百倍不止,否则气不够,又如何能支撑起凝元,还有后边儿的气海。
当然,若是有大量灵丹辅佐,确实能加快壮气的速度。
可能壮气的丹药至少都是六品,即便是那些大族大宗,也不是人人都吃得起,除非是姜临仙这种集一宗之力打造的天骄。
‘听说姜临仙仅用七年时间,就开辟了气海,为云州之最。’
若非如此惊艳,也不会被江湖冠以江东剑仙的称呼。
李锐一个泥腿子出身,当然没那等待遇。
想要资源,就只能自己去争。
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玉瓶。
里边儿装着六颗清香扑鼻的丹丸,这正是从高真身上搜出来的六品灵丹。
“都是培气丹。”
培气丹是六品灵丹里最常见的一种。
常见并不代表价值不高。
相反,培气丹一枚就价值二十枚七品灵丹,乃是因为最受武者追捧,需求量最大,所以炼丹师们往往三炉六品灵丹里,就会有一炉是培气丹。
换算单位已经从金银变成了丹药。
灵丹、灵兵、灵药品阶越高,价值成倍增长。
动辄就是千金。
千金什么概念?
一千斤黄金,得用马车才能拉得动。
灵丹体积小、几乎所有武者都需要,而且保存时间极长。
自然成了类似货币的存在。
朝廷对此也有专门的规定,还特地选取了各个品阶之中最受欢迎的丹药的作为基准丹,以此规范市场。
六颗六品灵丹,就是一百二十枚普通七品灵丹。
李锐不过就是个从六品官。
而且还只是享受待遇的那种,并无从六品的实权,六品境界也是刚突破的,当然是买不起。
说起来。
这还要感谢高真才是。
六颗培气丹,足够用上好一段时日。
至于高真的剑,早就被徒弟刘铁柱融化成了铁块。
高真出身高氏,佩剑当然是六品灵铁所铸造,但正因如此,李锐就更没有将灵铁铸成兵器的打算,而是叫刘铁柱做成内甲。
六品灵铁材质本就珍稀,现在正是风头上,刑部的人都还在安宁卫里边办案。
要是这个时候拿出一把与高真佩剑材质一致的兵器,想不被人怀疑都难。
做成内甲,藏在衣服里就很合适。
“难怪这么多人喜欢当打家劫舍的刀客,这获取资源的效率确实高。”
要不是高真,他肯定不可能一口气得到如此多的六品丹药。
李锐取出一枚培气丹,送进口中。
沁人心脾的气味在唇齿中炸开,顺着喉咙进入到身体之中,丹田之中的仙玄气瞬间沸腾。
武骨自行运转,将培气丹的每一滴药效都彻底榨干。
“不愧是六品灵丹。”
李锐能感受到,在培气丹的作用之下,仙玄气比往常至少活跃了数倍,这个时候走一次气,效果比平日走一百次都要管用。
若非如此,培气丹也不会成为六品武者最欢迎的丹药。
他深吸一口气,赶忙运转功法。
走完一个大周天。
这才钻进被窝沉沉睡去。
三日过去。
“柴大人,可有发现?”
曹威走进将军府专门给柴进恭等刑部清吏司一行人准备的大院,就看到房间里堆满了卷宗,一个个刑部官员似进京赶考的学子一般,趴在书案上埋头苦读。
见此等火热的情形,他心中暗暗夸赞一声柴进恭治下有方。
柴进恭也如其他人一样,翻动着手中的卷宗。
听到曹威的声音,这才一脸疲惫的抬起头,露出一丝笑意:
“曹大人。”
而后站起身,伸了个懒腰:“正好有些事情,想要找曹兄求证。”
曹威眉头微微上挑:“柴大人只管问,知无不言。”
柴进恭似是在思忖措辞:
“高真.为何会认识卫国公?”
虞国除了太祖皇帝开国的时候大封功臣,后世对爵位的管控就变得极为严苛。
即便是如高家这样的大族,也一样没有爵位。
公侯伯子男,连个男爵都没有。
要知道,爵位是可以世袭的,除非后代里没有男丁,又或者绝了户,才会被朝廷收回。
一个家族得了爵位,就能世世代代都吃皇粮。
所以爵位几乎都给了朱氏皇族的后裔,而且朝廷不愿意看到一个家族世袭爵位,逐渐做大甚至是威胁到江山社稷。
得了爵位的朱氏皇族,也都是被严格控制在京城,没有封地,没有权力。
落得个清贵而已。
或许是太祖皇帝也发现一高兴发出的国公、侯爷太多,所以在位的时候大半侯爷都死在他老人家手上,国公更是就剩下两个。
再经过千年演变。
期间又有不少爵位因为各种罪名被收回。
留存在现在的,无一不是深受帝王信任的名门望族。
其中要数最有名的,当然就是定远侯,乃是跟随太祖皇帝从凤安就起兵,征战天下的老臣。
要说那一批从龙大臣里,论武功定远侯不是第一,论文治更是一塌糊涂,侯爷的爵位在一众国公里也不显得突兀。
可就正因如此,反倒免受太祖皇帝的清算。
再加上老定远侯生儿子的本事独步天下,定远侯一脉才愈发昌盛,现在更是成了帝国柱石一般的存在。
但卫国公的情况,还与定远侯大不相同。
若定远侯代表的是开国功臣,那卫国公代表的就是前朝的旧势力。
不错,老卫国公乃是前朝玄国皇帝的亲叔叔,也是玄国的军神。
就在太祖皇帝和玄国军队杀得焦灼时,这位军神皇叔竟然选择了投降。
太祖皇帝大喜。
当场就许诺给了一个卫国公的爵位。
前朝残留的势力大多数都归在了卫国公麾下。
卫国公一脉虽贵为虞国唯二的公爵,但其实已经鲜少在朝政上露面。
曹威沉吟一声:
“此事我也问过高真,按他的说法是当年他外出游历的时候有缘结识了卫国公,得到卫国公的支持,这才能做上安宁卫的守备。”
柴进恭眉头微微皱起。
高真年纪轻轻,才刚得了武举进士就能当上六品守备这种实权官职。
背后要是没人才是真稀奇。
可高真一个卢阳高氏的族人,怎么会轮到一个几乎不露面的国公去提拔?
要知道,现在的卫国公可已经有两百岁。
足足有百年时间未曾在朝堂上露过面。
他已经将高真的卷宗翻烂。
高真要做官,吏部当然会派人考核调查情况,做成卷宗,其详细记录了高真的生平。
一开始就是个名不见经传的高氏弟子,是近六七年才如同开了窍一般一路崛起。
想来就是那个时候得了卫国公的支持。
曹威试探性的问:“怎么,柴兄是觉得杀死高真之人可能与卫国公.”
他没有继续说下去。
卫国公一脉是落寞了,但也不是他一个参将可以妄议的。
柴进恭轻叹一声,摇了摇头:
“暂时还不确定,只是猜测而已。”
杀人。
一般要么是随机性杀人,就比如一个恶贼随手杀了个乞丐,这种案子最是难破。
既没有动机,也没有预谋。
两人之间也几乎找不到联系。
但高真是安宁卫的军官,而且本身也是六品高手。
随手杀死一个六品境界的朝廷命官这种可能不是没有,但极小。
所以柴进恭更偏向于预谋性杀人。
既然是有所预谋,当然是存在利益牵扯,杀人者要通过杀死高真得利。
之前他还觉得是高家的仇敌下的手,现在看来,反倒是卫国公一脉的仇敌可能性更大。
一想到此处。
柴进恭就更加头疼。
一个卢阳高氏就已经足够棘手,现在再加上一个卫国公。
乱,太乱。
两边儿都是惹不起的大人物,他一个小小刑部郎中被夹在其中就很难办。
案子,特别是牵涉到官员的案子,有些不是不能破,而是不敢破。
即便是刑部都不敢随意定案。
说到底,刑部是朝廷维持稳定的工具,可不是真的要伸张劳什子公平正义。
“难,难,难。”
柴进恭正打算继续梳理文书,一个士兵就小跑着进入到大院内。
那安宁卫士兵先是对着曹威还有柴进恭行了一礼,然后才开口道:“曹将军,门外有一方士,自称来自钦天监,想要见大人。”
(本章完)